中东这块地方,多少年来就没消停过,尤其是以色列和伊朗这两家,简直是针尖对麦芒,互相看不顺眼。2025年6月,这俩国家又干起来了,打得那叫一个激烈。
开始的时候,以色列气势汹汹,觉得自己能把伊朗摁在地上摩擦,可谁知道打了这么久,伊朗硬是顶住了,还找准了以色列的软肋,把内塔尼亚胡打得满头包,最后连总理位置都没保住。
一、冲突咋起来的?
事情得从2025年6月13日说起。那天,以色列搞了个大动作,代号叫“狮子崛起”,直接对伊朗下手了。目标很明确,就是要把伊朗的核设施和军事指挥系统给砸烂。他们派了12架F-35I隐身战机,直扑伊朗的纳坦兹核设施,轰炸得挺准。
同一时间,以色列的情报机构摩萨德也在德黑兰搞暗杀,干掉了6个伊朗核科学家,还把革命卫队的空军司令哈吉-扎德给弄死了。内塔尼亚胡当时挺得意,上电视说伊朗的核计划完蛋了,还警告伊朗别乱动。
以色列这一手确实狠,摆明了是要一击致命,把伊朗的核威胁掐死在摇篮里。他们觉得自己有技术优势,防空系统又牛,伊朗肯定扛不住。
可伊朗这边也不是吃素的,最高领袖哈梅内伊马上跳出来,说以色列这是“侵略”,必须得还手。于是,第二天,6月14日,伊朗就发动了反击,扔了几百枚“沙哈布-3”导弹,直奔以色列的军事基地。
二、伊朗的反击:开始不咋样,后来开了窍
伊朗第一次反击的时候,其实没啥效果。导弹是扔了不少,可以色列有“箭-3”和“大卫投石索”这两套防空系统,拦截率高达90%以上,大部分导弹都被拦下了,只有少数几枚打中了边境的一些小目标,损失不大。
内塔尼亚胡那时候还挺乐观,说伊朗这点能耐根本不够看,防空系统稳得一批。但伊朗没被吓倒,他们回去开了个会,分析为啥没打好。
革命卫队在克尔曼沙赫琢磨明白了,光靠导弹数量多没用,得换个打法。他们把导弹发射车分散到伊拉克和叙利亚边境的山区,利用地形躲开以色列的卫星侦察,还用上了电子干扰设备,专门搞乱以色列的雷达。
6月17日凌晨,伊朗试了新招,10枚“力量-380”巡航导弹加上无人机群,偷偷摸摸打中了内瓦提姆空军基地。这次可不一样,导弹低空飞,雷达没逮住,基地跑道被炸得坑坑洼洼,几架F-35I也报废了。
以色列一看有点慌,内塔尼亚胡赶紧加派“爱国者”系统,想把防线补上。可伊朗这边越打越顺,6月20日又扔了25枚导弹,包括6枚“法塔赫”高超音速导弹。
这玩意儿速度快得离谱,预警时间只有90秒,“铁穹”系统忙得团团转,还是没拦住几枚。特拉维夫的证券交易所和一家医院被炸了,交易所大楼玻璃全碎,医院停电,街上乱成一锅粥。
三、以色列的软肋暴露
伊朗这回算是摸准了以色列的脉。他们发现,以色列虽然防空系统厉害,但有个致命问题——国土太小,关键设施都挤一块儿,禁不起连番打击。
伊朗开始用便宜的无人机耗以色列的拦截弹,再混着高超音速导弹打重点目标。这招挺阴,拦截率从90%掉到了50%,以色列的军费哗哗往上涨。
更狠的是,伊朗还瞄上了民用设施。海法港被导弹砸了,码头瘫痪,这地方可是以色列90%能源和60%物资的命脉。港口一坏,能源短缺,电厂停工,好多城市没电用。
6月21日凌晨,伊朗第18轮打击又来了,用了诱饵弹和滑翔弹,突防率高达66.7%。特拉维夫电网被干掉,大片区域停电,医院、学校全乱了套。社交媒体上到处是民众拍的破楼视频,骂声一片。
以色列的麻烦还不止防空顶不住,经济也扛不住了。三大电厂有一个被毁,85%的电力供应出问题,超市被抢空,物价飞涨。内塔尼亚胡宣布全国紧急状态,调预备役维持秩序,可老百姓已经炸了锅,反对他的人越来越多。
四、内塔尼亚胡想翻盘,结果翻车了
眼看局势越来越糟,内塔尼亚胡急了,决定再加一把火。6月17日下午,他派50架战机去炸伊朗的导弹工厂和雷达站,还干掉了伊朗一个高级指挥官阿里·沙德马尼。可伊朗早有准备,生产设施都分散开了,空袭没啥大用。
伊朗还全国断网,抓了一堆间谍,把以色列的情报网也给废了。内塔尼亚胡这时候是真没招了。他原以为强硬到底能压住伊朗,可没想到伊朗这么能扛,还越打越聪明。
以色列地盘小,资源有限,耗不起这种持久战。国内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,反对党直接说他政策失误,低估了伊朗的韧性。
伊朗这边其实也不好过,打了这么久,国内经济被制裁和战争开支拖得够呛。可他们在战术上占了上风,算是找着了以色列的软肋。
#优质作者流量激励计划#
股票的配资,正规配资平台网,每日配资网站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